第二十三章 万世之策(1 / 3)

暂时放下项羽与虞姬的浪漫事迹不表。

且说扶苏被始皇帝封为北地王,令其全权治理北地九郡,防御匈奴与东胡残余诸部,守卫帝国北疆。此九郡由南至北分别为上党郡、河东郡、上郡、北地郡、太原郡、代郡、雁门郡、云中郡、九原郡。

经吴芮统计,自扶苏颁行优厚的政策并给予土地将原长城劳役举家迁徙于北地后,北地九郡总户数约为一百三十五万三千户,加上虏自东胡的十余万人,总人口约六百五十余万人。其中,十八至四十岁的青壮约一百八十万。再加上四十万北军,故扶苏治下北地九郡总人口近七百万,占大秦人口总数的四分之一,毫不夸张地说,扶苏现在跺一跺脚,便可震动大秦天下。

河套之地,原野千里,土地膏沃,虽然扶苏迁来了大量的人口填充,但还是有无数闲置的沃土无人耕种,有些地区甚至百里不见人烟。对于此节,扶苏感到万分地可惜,却又只能徒叹奈何。扶苏呆立北地王府侧厅,对着大秦地图愁眉苦脸。感叹大秦地大物博,人口却仅仅不到三千万,基数还是太少了啊……一旦天下动荡、战争爆发,人口将会成倍锐减,这是雄心勃勃地扶苏不愿意看到的。

就在这时,萧何却是哼着小曲儿、心情愉悦地走了进来。近日如果要找最开心的人,恐怕非萧何莫属了,本来总督军械粮草的他对四十万大军粮草之事发愁不已,军屯也只能勉强供应大军,如遇战事,军粮便会捉襟见肘了。谁知始皇帝突然间犹如绝世大善人般送来金银粮食无数!如此,再加上原有军屯之粮,北军粮草足足可供大军数年之用,萧何顿时便幸福得像花儿一样,满面的姹紫嫣红!但见扶苏对着地图呆呆发愁,踱步上前便问道:“主公方临大喜,何事乃愁乎?”

“唉!我大秦人口甚是少了些,你且看,如此肥美之地竟百里无人烟!”扶苏看了看萧何,指点着地图上的河套空地叹息道。

“哦……?吾有一计,主公看可行否?”萧何思忖片刻,沉吟道。

“有何妙计,速速讲来!”扶苏顿时笑颜逐开。

“河套既有肥沃空地千里无人耕种,主公又嫌人口太少,我等不如划出良田十万顷,以土地为奖励,鼓励生育。凡生第三胎子女者,勿论男女,皆奖励土地十亩,依次类推,多生多奖,奖完即止。如此,短日内虽不会有太大成效,但十数年之后,我北地将可拥有青壮数百万!”萧何摇头晃脑,侃侃道来。

“哈哈,如此土地不会荒芜,人口亦会增多,帝国根基将坚实无匹!真乃妙策,先生大才也!”听完萧何长策,扶苏心情大好。此策与后世商家促销之策何其相像!那么,很多方面我可借鉴后世的策略啊!

顿时,扶苏如醍醐灌顶,一切豁然开朗,河套之地似乎也迎向了勃勃生机。

生育奖励之策被扶苏雷厉风行地贯彻了,民间得闻扶苏此政,尽皆狂喜,北地九郡欢腾了。于是,在国府的激励下,年长的人们如打了鸡血般纷纷迎向了第二春,年轻地夫妻们则日夜辛勤劳作,不让年长的人专美于前,一切为了土地……奋起吧……

同时,扶苏参照后世预备役制定了适合于大秦的《兵役法》,对北地军制进行了一系列的改制,将北地军队分为:预备役、国防军、远征军三大部分。

《兵役法》规定:

年满18岁以上男子皆需加入预备役。其主要职责为屯田,并负责地方治安以及协助国防军守备地方,士卒粮饷为一年一千钱,按当时物价一石米为二十钱算,即预备役普通士卒年俸为五十石。加入预备役者,其个人可为大秦帝国公民身份,享有获得土地的基本权益(即,俘虏的东胡人参加预备役,可免除奴籍,为大秦公民,立功后便可拥有土地)。同时,参军士卒本为公民身份者,服役期内其家庭税赋减半。役期为三年,三年后择优秀者加入国防军,余者退役。

国防军为常备军,一郡暂设一师,一师人数为一万五千人,扶苏将王离目前统领的十数万屯田军改编为国防军,由王离继续担任国防军统帅。国防军职责为守备地方与屯田,并为远征军征伐各地提供后勤保障与守备远征军攻下之领土。士卒粮饷为一年二千钱,加入国防军者,士卒及其家人皆获得公民身份,其家庭可获政府奖励土地五亩并享受公民权益(即,俘虏的东胡人加入国防军,其家人亦可免除奴籍,为大秦公民,享有拥有土地的权益),服役期内家庭免除税赋。服役期限为三年,三年后择优秀者加入远征军,余者退役。

远征军为帝国常备精锐部队,目前有青龙、白虎、玄武三大军团,每军团暂定九万人,除目前各军团现有编制外,后续士卒将从国防军中择优录入。职责为开疆扩土,征伐叛逆,士卒粮饷为一年五千钱。加入远征军者,其家庭可获得政府奖励土地十亩,士卒及家人皆获得贵族身份,拥有各项贵族特权。同时,作战中士卒个人缴获之战利品将归个人所有。远征军将士服役期限不同于预备役和国防军,乃为五年。服役期满后可选择担任国防军、预备役之初、中级军官,或于各武院、武堂任教官,或选择退役。于帝国远征军退役者,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