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雪战?血战?(下)(1 / 2)

黑暗中的外蒙人有火枪,但是他们没有用,而是全在用箭矢还击。</br>可令人绝望的是,机枪的扫射,杀死了多少外蒙人一无所知。</br>但他们这边却有一个接着一个士兵被箭矢所射倒。</br>没人知道为什么!</br>紧张刺激的情况下,没人去想为什么。</br>为什么外蒙人能看到他们,而他们却看不到外蒙人!</br>其实如果这会有人能冷静下来倒是能想明白。</br>很简单的一个暗适应道理。</br>他们这边之前就有篝火,许多人一直在习惯光明,却很少适应黑暗。</br>哪怕后面篝火减少了很多,但一开枪,火光四射,短时间依旧难以解决暗适应的问题。</br>相反,哪怕相隔很远,有风雪阻隔,外蒙人也能通过枪械喷吐的火焰判断敌人方位。</br>不需要太精准,只需要朝着火光闪烁的区域射击即可,一箭不行就多来几箭。</br>很可惜,如果在中原之地,他们在某个地方驻防肯定会搞一个探照灯。</br>可惜在草原上他们根本没有架设探照灯的条件,至于照明弹,一战时期的确就已经在运用。</br>但在国内,照明弹依旧是冷门而又难以搞到的好物件,他们同样没有。</br>嘭!</br>轰的一声,一名士兵情急之下丢出的手榴弹引发出一阵耀眼火光。</br>这下众人总算是看清楚了敌人情况。</br>人!</br>到处都是人!</br>而且距离已经很近了!</br>火光照射下,他们张大了嘴。</br>看到了一个个已经近在咫尺,策马飞驰挥舞着战刀的外蒙人。</br>身上有厚实的积雪,马匹跳跃间,头顶戴着得羊毡帽飞舞着。</br>手中的战刀在火光照耀下闪烁着猩红的光芒。</br>噗嗤!</br>噗嗤!</br>伴随着一声声刀刃破体声,战马在壕沟前不断飞驰。</br>这些外蒙人一个个腰腹力惊人,借助十分娴熟的马术,他们仅仅用双腿夹紧马腹就能将大半个身子探到一侧马匹底部,然后手起刀落切开站在战壕内士兵们的脖颈。</br>可能斩死一两人,他们很快就会被随之而来的弹幕射成筛子。</br>但更多地则是无暇他顾。</br>目前还能稳定维持射击的士兵已经很少很少了。</br>当看到骑兵近在咫尺,除了有重重保护,且位于制高点的机枪手还能稳定输出之外,其余人几乎都被这种原始恐惧吓得手足无措。</br>一场血腥厮杀正在这二十里地的防线各个区域上演着。</br>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套路,借着风雪与夜色进行掩护,顷刻间在各个壕沟之中进行穿插纵横,如入无人之境。</br>抵抗力量依旧不少,每个营地内的机枪手在不断输出。</br>可这种输出是十分慌乱且无措的。</br>因为当他们发现敌人时,敌人已经在己方阵地驰骋了。</br>这种时候进行无差别射击是需要承担极大心理压力的。</br>有些机枪手心软火力时开时停,但这只会加快阵地的沦陷。</br>对方压根就没想过集体冲锋,而是自由冲锋,所以放眼看去阵地上到处都是骑兵。</br>在犹犹豫豫间,机枪转来转去,中间的枢纽都快转冒烟了,击毙了不少人,可四周都是敌人,最终他也被快速疾驰而来的骑兵冲入阵地一刀带走。</br>有一些阵地依旧在坚守,但收效甚微。</br>骑兵打的就是一个高机动性,当这个阵地被血洗一遍,几乎没有多少反抗力量后。</br>如若发现其余地方依旧枪声大作,那这边的骑兵便会迅速驰援过去。</br>渐渐的,哪怕还能坚挺的营地也在腹背受敌之下逐渐哑火。</br>与此同时正在营地内指着地图为周副官画饼的李团长忽的被一阵急促的传讯打断话头。</br>“怎么了?”</br>“不好了长官!敌袭!敌袭!”</br>“敌袭?!”</br>见眼前的传讯兵一脸焦急,李俊反倒是眼睛一亮。</br>来的好啊!</br>“现在什么情况了?敌人多少?目前正在进攻哪个方向?”</br>李俊接连的询问迅速抛出。</br>闻言那年轻的传讯兵反倒是有些语塞起来。</br>见对方犹犹豫豫的,李俊皱了皱眉,“说!”</br>“回长官,卑职是一营的传讯兵,敌人....敌人数目不清楚!但很多!到处都是敌人!我们营长说快撑不住了,